八种"文化险"成文企护身符 政策有望上半年出台

时间:2012-03-15

        在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后,专门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的8个新险种于近日浮出水面。

        去年1月,文化部与保监会共同启动了“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并且公布了首批11个文化产业保险试点险种,同时确定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3家首批试点保险公司。三家公司中,人保财险的运作速度最快,目前已率先完成了8个试点险种的开发工作。

        据了解,人保财险目前开发完成的这8个险种,分别是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演艺活动公众责任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展览会综合责任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此外,演艺活动取消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保险这3个险种,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文化企业具有风险高、规模小、轻有形资产重无形资产等实际情况,这些专属险种的推出,将为文化企业提供护身符。”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杨女士表示,“以前我们的保险产品也有包含文化活动的,而这次推出的这8个产品是文化产业的专属产品,更加适合其经营特点、风险特征,同时在服务上更专业、更有针对性。”

        据人保财险不完全统计,2011年,人保财险累计为1万余家文化产业从业主体提供了近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签单数近4万笔,总保费收入近4亿元。虽说这个业绩在人保财险的收入中占据的比重很小,但杨女士认为,今后随着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文化保险领域的效益将会进一步提升。

        “文化险”须解市场三重忧

        不久前,王菲在重庆举行演唱会时现场发生观众席坍塌事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类似的“舞台意外”总是和大型演艺活动相伴而行,加之活动参与主体较多,内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在热闹的文艺演出幕后,演出商难免提心吊胆。不过,针对文化产业保险试点险种,演出商在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也表达出一些忧虑。

        一忧:增加演艺成本负担

        “大型演出活动的主办方应当具备保险意识,谁都不希望出问题;不过一旦出了问题,最好有相应的保险保障。”歌华莱恩公司是国内涉外演出的龙头企业,其总经理魏明这样评价“文化险”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义,“对演出商来说肯定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投资全部打水漂。”

        就歌华莱恩来说,他们在运作每一场演出时,都会为所有演职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要求与其合作的硬体(舞台、灯光等)公司也做到这一点。此外,从观众层面考虑,他们也会购买公众责任险,以此作为对观众人身安全权益的保障。

        作为北京流行演唱会市场的大户,中演娱乐公司在邀请艺人来京举办演唱会时,一般也会为艺人团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鸟巢等容纳观众多的超大型场馆举办的演唱会,考虑到出现踩踏等事故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我们也会按一定量的人次,为观众购买人身伤害保险。”该公司宣传总监张羿明说。

        不过,对于新推出的“文化险”,张羿明也表达了一层担忧。“如果人保财险的这些文化险种,以某种行政方式推行,将可能增加演出商的成本负担。”他解释说,“因为不同的演艺活动风险特征不一样,有些保险有必要买,有些则没必要买。”

        二忧:“取消险”何时出?

        在目前推出的8个文化险种中,并未包含演艺活动取消保险,但这恰恰是演出商最期待的险种。

        “如果能推出演艺活动取消保险,那是演出商的福音。做演出最怕的就是遭遇不可抗力而导致演出取消,比如天气原因,或者像‘非典’那样的特殊因素。”魏明说,“一个演出项目一般是长线运作,在开演之前主办方已经投入了一定的宣传费、场馆费以及艺人团队的酒店预订金等,如果演出取消,这些都是不可能退回的,对演出商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