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惊讶的数字: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992.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仅仅过了五年,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938.6亿元,和五年前相比增长近1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提升至12.1%,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
今天,如果有人想要寻找北京最有创意的顶尖文化人才,或是最具活力的文创明星企业,那么答案很简单——就在遍布京城的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区级文化创意特色街区和园区中。
工业遗址的文化再生
9月28日这一天,是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的大日子。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展场,这里又迎来了一次全球设计人才的大聚会。在今年的这次聚会上,设计师们还得到了一份难得的礼物——10座建于1990年前后的脱硫塔,脱胎换骨变身时尚回廊,成为这里的主要核心场区和活动场地。
脱硫塔是热电产业中用于煤气净化的重要设备,听上去与时尚设计完全不沾边;可在当年,热电产业正是751这片老厂区的本行,当时北京30%的煤气都是由这里供应的。2003年,随着北京市能源结构的调整,除了少部分热电系统还在运作外,这里的大部分厂区渐渐安静了下来。
有着和751同样命运的老厂区,在北京还有不少。上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有300多家工厂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企业关停后留下的老厂房,大多被简单拆除;但在2005年底,北京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那些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厂房,被冠以“工业遗址”的称谓,得到重视和保护。
保护工业遗址,并非让其成为死寂的标本,而是要为其寻找新的产业用途。2006年,在当时市工业促进局的牵线搭桥下,751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签约,利用厂区原有建筑,为本土服装设计师提供工作室。同年底,751在首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正式亮相,创意时尚产业从此成为这里新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从经济角度来核算,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751园区的投入产出便已基本实现平衡。而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也带动了更多工业遗址的再生。目前,北京城六区内已有20多个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旧工业厂房,转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且形成了各自独具个性的产业特色。
公园深处孕育创意萌芽
在北京易坤景观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冰的眼中,768文创园就像一片大公园。2万平方米的绿地、两棵树龄达300年的白皮松、仅为32%的建筑密度,使得这片园区里的气氛安静而优美。“我的公司以前在不少地方待过,要么环境过于嘈杂,要么太像艺术家的小圈子。”杨冰说,落户768后他发现,文化创意的感性需要与企业经营的理性需要,可以在这样专业的文创园区里得到完美结合。
比起这里的自然环境,768的文创资源显然更让杨冰满意,而这正是专业园区所独有的优势。这里毗邻清华大学、林业大学等在建筑或景观设计领域声名显赫的高等学府,拥有天然的人才智库,自开园以来,这里吸引了大批专业设计师在此扎根。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落户768,杨冰很快便从自己的邻居那里,发掘出颇具实力的合作伙伴或客户,不出园区便可以在这里拓展业务。
优惠的扶持政策和精细的园区服务,是各大文创园区吸引人才的另一优势所在。位于东城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背靠中关村的园区经验,率先提出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园区定位。开园6年来,园区通过市区两级文创扶持资金、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园区内产业链条完善配置等手段,孕育出一批在各自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