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产业呼唤银行发力

时间:2012-11-12

        温州市正在为创建“文化大市”而努力。打造“文化大市”,必须要做大文化产业。近年来,温州市银行业认真贯彻银监部门及地方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创设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文化产业资产特性“轻”、发展层次“低”、配套支持“弱”的客观因素,制约了信贷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有关部门希望,能以金改为契机,各方联动,探索出一条信贷支持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信贷支持文化产业

        各银行新招频出

        浙江传眉心秀文化投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明星演唱会、影视投资的民营企业,曾策划和组织过不少明星在全国的巡演,并参与投资一些电影作品制作。但即便在同业里做得相当出色,在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公司也相当无奈:由于有形的可供抵押的资产不多,在“抵押为本”的经营模式下,很多银行对该公司提出的贷款申请态度谨慎。

        浦发银行温州分行在对该公司进行认真考察之后认为,该公司的产业性质与一般制造业不一样,决定给予该公司免除抵押要求,发放了180万元的保证贷款。

        这是“轻资产”的文化产业公司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个成功例子。近年来,温州市各银行针对日益增加的文化产业信贷需求,在手段上不断创新,为做大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记者获悉,近年来,温州市银行业相继出台有关的授信管理制度,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如农行温州分行根据温州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指导文化相关行业信贷业务有效发展;如中信银行温州分行,重点支持省市文化部门下属的大型文化集团、广电系统下属企业及新闻出版企业的授信,并择优介入民营企业为主投资的数字动漫、文化会展、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等项目;如平安银行温州分行,对文化行业采取“加强监管,最大收益”的信贷原则,运用产品组合、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授信解决方案。

        记者获悉,针对文化行业企业“轻”资产的实际现状,一些银行从创新融资模式入手,积极缓解贷款发放中的抵质押难题。如温州银行通过与温州市信用联盟担保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温州地区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如对某一家娱乐企业贷款发放中,完全采取担保公司作保的形式,克服了该企业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如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对于影视业,先期可有选择性地介入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尝试探索“软”资产质押的担保方式,如版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保理等,对具备一定产出规模的企业,摸索多个影视项目打包贷款等授信方式;农行温州分行则对于信用等级AA级以上、最近三年经常性收支结余之和大于零、主要收入从该分行归集的文化产业法人客户,在以收费权质押作为补充风险控制措施后,可以以信用方式办理信贷业务,解决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此外,银行还在合作方式方面进行深化,加强与各方面进行合作。以台州银行温州分行为例,该行通过与市文化教育协会开展较大范围的合作,对市文化教育协会下属企业举行了一场产品说明推介会,现场为有关企业发放产品说明、介绍申贷流程,在与有关企业主沟通中,有针对性地获取行业信息,破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为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了良好范例。

        文化产业的“轻、低、弱”

        制约了信贷的发放

        尽管银行业在扶持文化产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目前温州市在信贷投放的构成方面,文化产业的信贷规模依然很小。温州市一金融从业人员认为,这跟该产业的“轻、低、弱”有关。

        该人士认为,文化产业资产特性“轻”,影响了信贷资金的进入。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且以经营无形资产为主,缺乏可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并且作为文化企业核心财富的文化创意及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具有不确定性,文化类项目或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尚未达到规模化和成熟化。另一方面,对银行业来讲,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抵押为本”的经营模式,重视企业的第二还款来源,与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形成有效的对接。

        该人士说,文化产业发展层次“低”,降低了信贷支持的深度。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按照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要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力度。但是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底子薄弱,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总体偏低,特别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和龙头企业。并且温州市文化产业偏于文化产品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等“相关层”,而具有“品牌效应”的核心层,如影视制作、广告、数字和动漫制作、出版发行产业占比比较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而温州市区的高房价也制约高层次人才的进入,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少银行虽有创新,但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低,影响创新的效果。

        另外,文化产业配套支持“弱”,制约了银企之间的对接。该金融从业人员说,以文化企业的版权、知识产权、收费权、商标权等“软”资产为标的的抵质押方式,在评估、监测、流转以及后续管理上还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由于温州市银行业缺乏相应的优质中介机构和评估人才,难以对这些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影响了文化企业资产的盘活。其次,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讲,缺乏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补偿机制及激励手段,如2011年温州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但尚未建立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补偿机制及激励手段。此外,银企对接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比较滞后,也影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的信息交流。

        期待多方联动

        探索信贷支持文化产业新路子

        应对文化产业的“轻、低、弱”,有没有好的办法?温州银监分局相关人士认为,这需要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加强合作,以“联动”来探索信贷支持文化产业新路子。

        “监管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该人士说,银监部门应加强与地方部门合作,争取尽早出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文化产业信贷支持的具体细则。另外,还应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纳入到对机构的整体评价中去,进一步强化正向的监管激励。此外,银监部门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政策,在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切实有效地畅通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而温州市某银行负责人则认为有关部门应该要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地方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银政互动平台,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推动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洽谈会,发布相关信息和动态数据等形式,促进银企合作,为信贷支持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氛围。此外,地方政府应培育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流转市场,为文化产业产权和资产的转让、租赁、退出提供渠道,降低处置成本,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后顾之忧。”该银行负责人说。

        而更多的银行从业人员则建议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杠杆效应。一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三个方面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加大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力度,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通过对贷款风险的覆盖程度放大贷款份额。另一方面应由财政出资,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建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专业担保再担保机构,并鼓励现有担保机构开发适应文化产业融资的担保业务,通过担保再担保等多种渠道分散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