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2015-01-20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在新的历史时期繁荣和发展的问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文化发展问题的生动范例。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发展问题的系列讲话,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问题视域——文化视域。

  传播与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视域的逻辑起点。近代以来,保守落后的封建文化阻碍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和提倡“民主”“科学”的五四运动,预示着中国文化的转型发展的新契机的到来。伴随着20世纪初的文化激荡,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其思想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满足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使先进的中国人选择、接受、认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创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才在这种新文化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了胜利和辉煌。

  融合与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视域的关键环节。在传播初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异质文化,马克思主义要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问题,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完成文化的融合与转化。

  突破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视域的理论走向。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是毛泽东考察中国文化发展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既然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处在运动和发展中的,敢于破旧立新,不断地推陈出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理论走向。

  立足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属性。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化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化”的成果,不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包含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从过程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在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递进关系的文化逻辑框架内完成其早期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从现实上看,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大问题中,不能简单僵化地对两者进行比附,为了“契合”去找证据,而应该从二者共有的文化精神实质出发,分析它们走向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从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有助于正确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度。文化自信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根植于中国土壤中的民族文化的认可和传承;二是对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把握、吸纳、建构、创新能力的自信。从文化视域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性地分析和客观地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态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从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有助于把握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过程。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在这里不仅谈到了文化自觉的起因,还提到了文化自觉的意义。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创造和发展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从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目标。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促使中国文化走出了文化选择的“两难”境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都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都具有先进文化共有的文化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这个“传家宝”,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