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出重要部署。《意见》的推出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此前的5月6日,山东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山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正紧张有序地制定,计划6月出台。
日前,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刘显世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个项目及做法被当作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提质增效,对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省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解决措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提质增效
记者(以下简称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否已经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刘显世(以下简称刘):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尤其自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以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把握住了发展机遇,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新建了省博物馆和省美术馆,此外省图书馆和省文化馆均成为国家一级馆;17个地市级艺术馆、图书馆都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数量上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140个县市区都建立了文化馆,139个县市区都有图书馆,1380个乡镇和840个街道都建立了综合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村文化设施的覆盖。
记:在这些文化设施利用方面,我省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刘:这些高质量的场馆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用活这些场馆。结合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和重点工程的打造,发挥这些场馆的传统“阵地服务”,同时尝试推进数字服务、个性服务和远程服务等新型服务方式,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中去。
记:当下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有哪些亮点?
刘:近年来,具有山东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味良方”受到文化部肯定,“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全国推广。全球华人首届国学大典还授予省文化厅“年度公共服务奖”。
去年5月,为了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落实习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省决定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将其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目前,17个地市50多个县市区已经建成了尼山书院,计划在2015年上半年在全省76个一级图书馆建成尼山书院,2015年底在全省公共图书馆、部分分馆,企业、民办图书馆建成尼山书院,2016年起建成尼山书院联盟。
尼山书院的建设参照“六个一”标准,即设施布局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和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活动内容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和情趣培养五个板块。现已在省尼山书院开办了孔子公开课,中华传统文化和齐鲁传统文化等公开课,通过尼山书院网络平台向全省直播。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
记:这些场馆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是如何进行的?政府在其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刘:政府主要提供了政策措施和资金保障。在筹备十艺节时,省政府与各市签订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责任书;今年1月份,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山东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主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我省将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分别在烟台、潍坊、菏泽三个市,每个市选择三个县,每个县选择27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一个行政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进行试行。政府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提供资金保障,筹备十艺节以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累计投入资金249亿元,如今每年投入免费开放资金8000万元用于场馆的运营。此外,每年投入创作扶持资金250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创作。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提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记:除了政策和资金保障外,还有什么重要措施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重大意义?
刘:去年省政府在曲阜召开了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会上成立了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由省文化厅和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文明办、省发展改革委等23个省直部门组成。明确了各单位的议事规则、职责分工。
协调机制的建立,集中了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和资源优势,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协同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目标,发挥公共文化政策和资源的综合效益。统筹和整合宣传文化系统和社会相关资源,带动各相关部门和领域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整体推进格局。
以均等化和社会化建设为着力点
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目前,我省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偏低,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城市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管理远比乡村好得多,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和弱的地区文化服务有很大差别,反映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尚处在较低水平,城乡不均等、区域不均等的问题明显。在一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配备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乡镇、村级文化管理人员有不少仍为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够健全。
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有哪些?
刘: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在均等化建设和社会化建设方面着力。下一步,我省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促进城乡均等。计划落实全省7005个贫困村文化大院建设任务,促进区域均等,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对象量身打造文化服务产品,促进群体均等。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一只手去抓,更需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下一步将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机制;培育发展文化非营利性组织,同等享受政策待遇,促进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倡导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完善机制,探索特色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