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道德文化高地 山东努力“走在前列”

时间:2015-06-16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在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与传播的重要宣示。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山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山东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赋予重大使命,更提供了难得机遇。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其中直接关于文化的部分指出:“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日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省文化战线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工作的重大主题、文化战线的重大使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全省形成重视关注、研究阐发、传承创新、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提出建设山东道德文化高地、走在全国前列的新目标,跨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阶段,开创了挖掘利用齐鲁文化资源的新局面。”

  扎实推进齐鲁文化的挖掘阐发

  记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山东整体情况可以怎样描述?

  徐向红:可以用四个“前所未有”来概括。首先是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全省领导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安排部署。同时,谋划深度前所未有,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参与广度前所未有。

  记者:在扎实推进齐鲁文化的挖掘阐发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徐向红:我们实施大师引进工程,深入发掘整理传统经典,实施“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并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比如实施大师引进工程方面,我们延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中国美协刘大为主席分别担任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名誉馆长,引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儒家文化和齐鲁文化,使“四馆”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重镇。在许嘉璐名誉馆长的指导下,省图书馆启动实施“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齐鲁珍贵地方文献回归计划”,举办尼山论坛“明湖高端对话”,有力推动了山东儒学研究。

  在“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方面,古籍发掘整理研究、东夷文化溯源、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及展示等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深入推进。全省编撰出版古籍保护成果28种50册,整理出版旧方志160余种。

  打造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实践载体

  我省积极探索转化创新的实践载体,坚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地气、入人心,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

  记者:近年来,我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打造的载体有哪些?

  徐向红:我省探索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载体,主要有尼山书院、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尼山论坛、对外文化交流“孔子牌”、世界儒学大会、“乡村记忆”工程、红色文化、齐鲁民俗产业、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等。

  以尼山书院建设为例,我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具体做法是:将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在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目前,全省共建成尼山书院69个,省级、市级图书馆以及51个县(市)区图书馆均已经建成尼山书院。

  记者:在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徐向红:在乡村儒学建设方面,我省鼓励儒学研究专家、大学教授走出书斋,走向农村开设讲堂,以儒家道德教化群众,一批“背着干粮替孔子打工”的专家学者,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乡村儒学建设自2013年从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开始兴起,我们在实践摸索中,首先选取济宁、聊城、潍坊等地开展试点,2014年以来,在全省各地全面铺开,逐渐呈现出燎原之势。目前,我们将“乡村儒学”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近2800个村庄已建成儒学讲堂,开展活动1.1万多场次,服务群众55.5万人次。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村支部书记介绍说,经过一年的实践,他们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文明程度大大提高。